免费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_国产在线二区三区熟女A级_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8_四虎精品国产永久在线观看_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篇_亚洲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啪啪

投資的最高境界:獲得“低風險+高收益”組合


——讀羅伯特·哈格斯特朗的《巴菲特的投資組合》


       在處理風險和收益關系時,投資者大致會遇到四種組合:“低風險+低收益”、“高風險+低收益”、“高風險+高收益”、“低風險+高收益”。“低風險+低收益”組合和“高風險+高收益”是平庸組合,“高風險+低收益”是愚蠢組合,只有“低風險+高收益”是智者組合,同時也是投資者應該追求的最高境界,否則,職業投資者存在的價值體現在哪里呢?

       在羅伯特·哈格斯特朗的著作《巴菲特的投資組合》里,我們跟隨股神的腳步,可以找到獲得“低風險+高收益”組合的方法。尋找路徑可分解為兩步,一是如何做到低風險,二是如何做到高收益。

       第一步:如何做到低風險?

       在降低風險之前,首先我們應該知道,風險來自何方。從種類來分,風險包括系統性風險和非系統性風險,具體到股票市場而言,系統性風險主要是經濟和市場周期波動的風險,如經濟危機、股災等,非系統性風險主要包括兩方面,一是公司的經營風險,二是投資者因無知或非理性導致的操作風險。

       一、如何應對經濟和市場周期波動的風險?

       現代經濟有兩個輪子驅動,一是市場經濟體制,二是技術革命。前者從亞當·斯密開始,后者從工業革命開始。自從人類進入現代社會后,經濟和市場周期便呈現出“周而復始、連綿不絕”的特征,經濟危機和資產泡沫破裂屢見不鮮,從郁金香泡沫到大蕭條,從20世紀70年代的通脹危機到2008年的金融危機,都帶給投資者巨額的損失,有些損失永遠無法彌補(如杠桿導致的爆倉),有些公司陷入萬劫不復之地(如雷曼兄弟、貝爾斯登等)。所有投資者都應該思考這樣的問題,如何在經濟和市場周期中屹立不倒?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有兩個,一是在危機到來前賣掉持倉(避風),二是陪伴危機并安然度過(抗風)。前者的難處在于,沒有多少人能夠真正預測危機的到來,世界上預言家很多,但富有的預言家不多。后者的難點在于,要選擇質地足夠過硬的船(企業),才能夠經得起風暴(危機)的考驗,而這正是巴菲特選擇的方法。該方法的成功必須基于如下前提:

       1、對經濟和市場周期的正確理解

       在健康的市場經濟國家,從長期來看,經濟和市場周期永恒存在且呈現螺旋式上升趨勢。任何經濟危機和市場災難,都是短暫性的,而非毀滅性的,最終必然回歸到正常的軌道上來并創下新高(經濟總量和股市指數)。這種判斷,不僅得到經驗的證明,而且能夠得到邏輯上的驗證。從經驗來看,無論是亞洲、歐洲還是美洲國家,歷次經濟危機之后,經濟總量和股市指數均會創下歷史新高,只是有些國家(如日本、希臘)創下歷史新高所需要的時間長一些,有些國家(如中國、美國)所需要的時間短一些。從邏輯上看,經濟增長的動力來自人口的增長、技術的進步和資本的累積,這些要素從長期來看,都呈現上升態勢,尤其是技術進步,速度越來越快,涉及經濟領域越來越廣。

       2、股票是生意的一部分

       按照教科書上的定義,股票是企業所有權的憑證,這本無可厚非。但隨著金融市場的變化,不同投資者眼中的股票含義大為不同,短期投機者把股票看成一種交易工具,量化投資者把股票看成一種價格博弈載體。由于市場情緒的波動,股票價格在短期內和企業價值關系不大,但從長期來看,企業價值決定股票價格。這就意味著,股票價格有可能偏離企業價值,在極端的情況下,這種偏離的幅度可能非常大(10倍以上),偏離的時間可能非常長(5年以上)。人類的瘋狂和偏執,遠遠超出我們每個人的想象,這在歷史中不難得到驗證,瘋狂的十字軍東征、尸橫遍野的兩次世界大戰、五次血腥的中東戰爭、荒唐的十年“文化大革命”等,都是這種瘋狂和偏執的體現。

       3、優質企業更容易穿越經濟和市場周期

       有些幸運的投資者能夠躲過(持有現金)經濟危機和金融災難,但所有企業卻不可能完全規避,它們必須通過自身能力去應對經濟周期的變化。平庸企業往往在經濟危機中變得虛弱甚至被淘汰,優質(偉大)企業往往利用經濟蕭條的機遇,通過擴張或兼并使自己變得更加強大,很顯然,優質企業更容易穿越經濟和市場周期。這就是巴菲特的投資策略,他選擇與優質(偉大)企業同行,共同穿越經濟和市場周期。

       4、長期持股策略

       長期持股策略背后的原因有三個:一是市場短期波動難以預測;二是股價和企業基本面短期內關聯度不高,長期內高度關聯;三是時間是優質企業的朋友,是平庸企業的敵人,歷經滄海,方顯英雄本色。市場有效理論的前提假設之一是投資者都是理性的,而在現實生活中,多數情況下,投資者不僅不理性,而且還很瘋狂(對各種神創和概念股的追捧),因此市場有時會失靈。長期持股(忽略短期波動)的本質在于,在較長的時間內,讓企業價值得到充分增長,讓市場充分認識到企業價值,畢竟我們應該對人類的智商有信心,瘋狂和非理性總是短暫的。

       5、規避“短期預測的風險”

       心理學已經驗證,人類有“過度自信”的偏見。頻繁預測短期經濟走勢和市和“永遠看空”的正確率基本場周期,便是這種“過度自信”偏見的后遺癥。從概率來看,長期“永遠看多”一樣。即便是正確較高的短期預測,比如70%,完全按此操作依然會有30%的錯誤率,加上頻繁操作的交易和稅負成本,最終的收益率依然可能平平。

       必須要指出的是,規避短期預測的風險并不代表不去跟蹤和理解市場,認識市場所處的狀態,深刻洞察投資者的行為和情緒,同樣是極其重要的。

       二、如何應對企業經營風險?

       巴菲特應對企業經營風險的方法是“順勢而為”(選擇優質企業),而非“扭轉乾坤”(將爛企業變好)。股神判斷企業的標準有三個,一是能夠理解(可被評估),一是具備競爭優勢(護城河),二是擁有優秀的管理層(德才兼備、獨立思考、理性誠實等)。有關優質企業的判斷標準和方法,此前讀書會已有眾多著作論述,此處不再重復。

       三、如何應對投資者因無知和非理性導致的操作風險?

       王小波說,“人一切的痛苦,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的無能的憤怒”。我照葫蘆畫瓢說一句,“投資一切的風險,本質上都是自己的無知或非理性所導致的”。無知是因為不夠勤奮,曾國藩說,“一勤天下無難事”;非理性是因為“悟性太差”,說到底是性情所致,而性情可通過“修身”、“修心”來改變,盡管這非常不容易。巴菲特、查理·芒格是堅決反對無知和非理性的,他們應對的方法如下:

       1、認識自己,知道自己能做什么,不能做什么(克服過度自信)

       知道自己的能力邊界固然重要,但我認為,擴大自己的能力邊界同樣重要。這就需要投資者不斷的進取。

       2、專注、勤奮并終身堅持學習(克服懶惰)

       蘇格拉底說,我一生最大的智慧,就是知道自己一無所知。只有賢者才有如此的智慧和胸懷。哲學家思考的是全人類的問題,投資者要面對的問題絲毫不比哲學家簡單。世界復雜多變且難以琢磨,盡管我反對“不可知論”,但卻認為“可知”是何其之難。投資者要在不確定的世界里下注,如同在充滿溝壑的黑夜里行走,你唯一能做的就是“全神貫注”、“從經驗中吸取教訓”,不斷提升自己應對風險的能力,唯有如此,才可能獲得成功。

       3、獨立思考和逆向思考(克服盲目從眾)

       從眾效應是人類的認知偏見,這種偏見往往導致市場“走向極端并出現拐點”。牛市走向極端的背后是從眾的樂觀,熊市走向極端的背后是從眾的悲觀。市場上永遠不缺看多或看空的論調,缺的是有邏輯支撐的逆向觀點。

       4、形成多層次跨學科的知識結構(克服鐵錘人效應)

       查理·芒格在《窮查理寶典》里建議大家,通過學習多種學科,形成網格狀的知識結構,避免以某個單一領域的思維去看待世界,也就是所謂的“鐵錘人效應(在拿著錘子的人看來,所有問題都像一個釘子)”。多學科多維度的知識結構,是我們客觀、全面、理性看待這個世界的基礎支撐。

       5、堅持以概率和理性的眼光全面看問題(克服“盲人摸象”錯誤)

       職業賭徒和業余賭徒最大的區別,在于對概率的深刻領悟和靈活運用。在小概率事件上下大注,必然走向破產之路。在大概率事件上下小注,收益率必然平庸。概率和理性是相輔相成的一對工具,以概率支持理性,用理性去執行概率分析出來的結論。

       不難發現,巴菲特對風險的理解極其深刻,進而形成一整套風險最小化(而非完全規避風險)的投資策略。在巴菲特看來,風險不是傳統金融學理論所宣揚的“波動”,而是永久性損失的概率,市場波動反而帶來投資機會。

       第二步:如何做到高收益?

       股神說投資最重要的事是不虧錢,這正應了中國的一句古詩,“留得青山在,不怕沒柴燒”。“青山”是本錢,“柴”是收益。在投資上,可以把這句詩做個改變,是“留得青山在,一定有柴燒”。意思是說,不虧錢就等于賺錢(的機會),這里面蘊含了“機會的價值”。

       對杰出的投資者而言,普通收益不值一提,高收益才是追求目標。那么,什么叫高收益?巴菲特每年的收益率目標是15%。收益率目標的制定要看三個基準,一是10年期國債利率,二是所有企業年均增長率,三是主要指數的年均回報率,如果收益率超出所有基準,即可定義為“高收益”。巴菲特15%的目標收益率,顯然屬于高收益,但實際上股神做得更好,能夠實現接近20%的年復合收益率。

       在巴菲特的投資思想里,在低風險的前提下,獲取高收益的思想和方法包括如下內容:

       1、集中投資

       以基本面為核心,投資優質企業且長期持有的方法,必然導致集中投資的現象。在買入任何股票之前,首先應該跟已持倉的股票對比,假如還沒有持倉標的的性價比高,就沒有必要買入新的股票,而應該加倉已持有的股票。其二,優質標的原本稀缺,分散投資于不同的劣質標的,遠不如集中持有優質標的。

       2、贏在拐點

       所有股票大師都有逆向思考的習慣,正如巴菲特所說,別人瘋狂我恐懼,別人恐懼我瘋狂,瘋狂和恐懼都意味著拐點即將出現。投資如同賽車,超車往往在拐點處實現。

       3、耐心等待

       耐心是一切“正確決策”的基石,急躁往往導致愚蠢、荒唐的錯誤操作。最好的投資機會都不是人為創造的,而是等出來的。如同捕獵,最杰出的高手一定是等獵物進入“最佳獵殺區”才出擊,唯有沒有經過訓練或經驗不足的猛獸幼崽,才會匆匆忙忙出擊。

       4、永遠有錢

       投資獲取高收益必須具備兩種要素,一是找到好標的,二是在找到好標的時有巨額的現金。巴菲特經營的保險事業,不僅能為股神帶來巨額的“浮存金”,而且這種“浮存金”幾乎是永續的,這使得巴菲特“永遠有錢”。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,這顯然難以做到,但這并不影響我們按照這種思路去思考問題,并根據自己的現實情況做出相應的對策。

       巴菲特最漂亮的投資,都是在投資標的出現絕佳機會時下大注,“永遠有錢”使得巴菲特能夠緊緊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,進而獲取高收益。

       投資是一種人生,不同思想背后,代表著不同的人生追求。但基本的衡量尺度只有兩個,一是風險水平,二是回報滿意度,好像買東西,風險是付出的價格,物品是得到的回報,“低風險+高收益”組合如同以更便宜的價格,得到同等質量的物品。對于投資者而言,因為低風險,所以壓力小。因為高收益,所以很快樂。快樂賺大錢,此乃投資最高境界。

        分享人:晟泰投資總裁薛冰巖

       郵箱: 博客://blog.sina.com.cn/xuebingyan2011

       微博://weibo.com/xuebingyan2011